大暑,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二个节气,也是夏季最后一个节气。于每年7月22日-24日交节。今年的大暑是7月22日。
大暑相对小暑,更加炎热,是一年中阳光最猛烈、最炎热的节气。“湿热交蒸”在此时到达顶点,十分有利于农作物成长,农作物在此期间成长最快。
一候·腐草为萤——“腐草化萤,明察秋毫”
夏夜里的萤火虫,总让我想起童话里的情节——腐草里开出的光,是大地写给夏夜的情书,记得蹲在草丛里等萤光闪烁,像在收集星星碎片,原来“腐草为萤”不是魔法,是生命轮回的浪漫。
  二候·土润溽暑——“土膏脉动,溽暑蒸腾大暑的午后,连空气都黏糊糊的,土地吸饱了水汽,踩在草地上像踩在云朵里。老人们说“这时候的潮气,是为秋收攒力气”,原来闷热里藏着土地的温柔,默默孕育着丰收的希望。
  三候·大雨时行——“骤雨落,暑气收”
大暑的雨,从不是淅淅沥沥的,而是“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的酣畅!一场大雨浇灭暑气,天地都变得清清凉凉。雨后的泥土香混着荷香,连蝉鸣都透着清爽,这大概是夏天最治的“中场休息”。
蔷薇花,又名多花蔷薇、刺蘼、蔷蘼、刺莓苔、野蔷薇,是蔷薇科、蔷薇属部分植物的通称,大多是一类藤状爬篱笆的小花,是原产于中国的落叶灌木,变异性强。花期5-9月。据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记载,蔷薇性凉、苦干、微涩。有清热利湿、祛风、活血、解毒功效。
  玉簪花,又名玉春棒、白鹤花、玉泡花、白玉簪等。为天门冬科玉簪属的多年生宿根植物。花期6-8月。据《本草纲目拾遗》记载,玉簪的根味甘、淡,性微寒,具有消肿、解毒、止血的药效。
凤仙花,又名小桃红,为凤仙花科凤仙花属的一年生草本植物。花期7至10月。凤仙花性冷、味甘苦,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止痛的作用,凤仙花本身带有一种天然的红棕色色素,可作为天然色素利用,印度的人体彩绘就是由它染色,而红色花辦加明矾捣碎可染指甲。
  大暑时节,骄阳炽热,古代文人墨客以生花妙笔为这一时节留下了独特注脚。杜甫于“大暑运金气,荆扬不知秋”中描绘酷热,借“林下有塌翼,水中无行舟”之景抒发旅途忧愁与盼凉情思;曾几“赤日几时过,清风无处寻”直白道出苦夏无奈,只能书海解闷、浸瓜解暑;白居易“时暑不出门,亦无宾客至”展现宅居闲适,趁晨眠、餐食简、着轻衣,尽显生活悠然;司马光“人情正苦暑,物怎已惊秋”感喟时光流转;杨万里“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则赋予自然灵动情感。这些诗词宛如璀璨明珠,反映古人对生活的细致观察与丰富情感,让后人跨越时空感受大暑的炽热与诗意。


智能制造系-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