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赛名称
智能制造系——工业机器人应用技能大赛
二、大赛内容、形式和成绩计算
(一)竞赛内容
本次竞赛内容只包含实际操作部分。
(二)竞赛形式
本次竞赛为个人赛。
(三)参赛对象要求
1.通过初赛选拔成绩优异的学生;
2.具备一定的工业机器人技术应用技能水平。
三、大赛范围、试题类型和其他
1.竞赛范围与内容
为全面考查参赛选手的职业综合素质和技术技能水平,实际技能操作竞赛包括工作站硬件装配、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仪器仪表使用和安全文明生产四大部分,具体内容见表1。
表1 竞赛范围与内容
序号 |
内容 |
说明 |
1 |
工作站硬件装配 |
1.气动回路搭建 2.电气接线 |
2 |
基于工业机器人的典型应用 |
1.工业机器人工具坐标系设定; 2.工业机器人示教编程及操作; 3.工业机器人坐标系选择及定位; |
3 |
视觉系统模块应用 |
1.相机标定设置 2.相机参数设置 3.相机模板配置(形状及颜色) |
4 |
总控上位机应用 |
1.手动调试操作 2.工单任务下发 3.自动运行流程 |
4 |
安全文明生产 |
1.正确使用工具; 2.正确使用防护用具; 3.符合工业机器人安全操作要求; 4.保持工作区域内场地、材料和设备的清洁; 5.良好的职业素养。 |
具体包含以下工作流程:
(1)接通气动回路,根据I/O定义表,在工业机器人示教器上设置真空发生和真空破坏快捷键,实现吸盘吸起和放下物块;
(2)以吸盘末端为零点,建立工具坐标系,工具号为“11”,工具名为“shijue”;
(3)加载相机方案,接通相机与机器人、PLC,进行相机九点标定及旋转中心标定。设置好相机模板,使相机在手动调试下能够识别工件的形状及颜色,并能将坐标数据传到机器人LR[1]寄存器中。
(4)进行机器人示教编程,编写机器人ROBOT程序。根据点位寄存器对照表,示教好4个圆形工件、4个方形工件、8个矩形工件立体料仓点位和放余料点位,使机器人能够准确将相机识别的工件放入到对应料仓中。
(5)利用总控上位机软件进行任务下单,按下启动按钮,运行整个流程。
四、选手自带工具明细、大赛场地与设施
(一)选手自带工具
序号 |
名称 |
说明 |
1 |
中性笔 |
|
2 |
绝缘鞋 |
|
3 |
工作服 |
|
4 |
学生证 |
|
(二)大赛场地
大赛场地为智能制造学院1楼华数技能鉴定平台场地。
图1 场地实景图
(三)大赛设施
1.比赛赛平台
图2 比赛平台组成
2.选手防护装备
比赛现场提供选手防护装备如下表
防护项目 |
图示 |
说明 |
护目镜 |
|
1.防溅入 2.带近视镜也必须佩戴 |
安全帽 |
|
统一提供 |
5.选手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见表5所示,违规者不得参赛;
表5选手禁带的物品
有害物品 |
图示 |
说明 |
防锈清洗剂 |
|
禁止携带,赛场统一提供 |
酒精 |
|
禁止携带 |
汽油 |
|
禁止携带 |
有毒有害物 |
|
禁止携带 |
五、大赛流程
参赛选手报到——组织参赛选手赛前熟悉场地、介绍比赛规程——正式比赛——比赛结束(参赛选手上交比赛成果)——评委进行评定——举办大赛点评。
六、大赛评分标准细则
(一)评分方法
1.基本评定方法
裁判组在坚持“公平、公正、公开、科学、规范”的原则下,各负其责,按照制订的评分细则进行评分。
过程评分:裁判组在比赛过程中对参赛选手的安全文明生产以及系统安装调试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价,在参赛选手现场结束比赛时完成评分;
结果评分:裁判组根据参赛选手提交的比赛结果进行评分。
2.相同成绩处理
成绩相同时,完成工作任务所用时间少的名次在前。
(二)评分方式
1.完全采用客观化评分,评分项内无主观分值;
2.按照客观的任务动作表现形式进行客观评分,无动作表现者均不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