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9号,“非遗薪火,活态保护”志愿服务队走进山东省郯城县文化馆以及郯马民俗文化馆考察参观交流,并采访鲁南五大调的市级传承人杨新儒,探寻郯城土地上的非遗文化。
第一站,郯城县文化馆。跟随文化馆馆长的讲解,志愿服务队师生们了解到郯城深厚的文化底蕴。其中,柳琴戏和鲁南五大调是郯城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代表。志愿服务队师生参观和体验了不同的非遗项目,木版年画、剪纸工艺、传统手工刺绣、沂蒙面塑、木旋玩具等,深刻体会到郯城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丰富多彩和无穷魅力。
第二站,郯马民俗文化馆。通过实物复原和场景模拟的方式,民俗文化馆包括建设历史文明厅、水运文化厅、商贸文化厅、民俗文化厅、美食文化厅和未来发展厅六大部分,再现了渐近消失的民俗风情,传承中华文化中的宝贵元素,用文化凝聚各族群众共识,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成为塑造民族精神的有效手段,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第三站,采访非遗传承人。杨新儒老师是非遗鲁南五大调的市级传承人精通瓷碟和酒盅的伴奏技巧,擅长三弦伴唱。他谈到,小时候是在父辈的熏陶下,迷恋上这一古老的民间曲调。1953年拜师于第二代传人李长生门下,从那时起至今未间断的学习、研究、发掘、整理、传承。杨新儒从古老的词曲学习开始,对“五大调“的历史渊源、演唱技法、风格、伴奏技巧和词曲特点等都有深入的研究,彰显老一辈艺术家的文化情怀。
通过此次活动,志愿服务队的师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到非遗文化,在非遗中接受熏陶,在传统文化中感受自信。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实际行动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智能制造系-宣